2016学年高一下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练习-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2016学年高一下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练习

2016学年高一下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练习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9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小编准备了高一下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练习,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右图中1959年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B.完成了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因为风调雨顺,所以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

D.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准确

2.下图为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这种变化情况反映了 ①社会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 ②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 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④到1957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偏重于

A.思想改造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改造

C.发展生产 D.生产方式的改造

4.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C.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5.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 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延安大生产运动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6.右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它反映了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B.渔业生态环境良好

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D.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7.中国农村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度过了整整26年。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农村的发展或停滞,中国农民的希望或苦难,都与公社制度直接联系。这26年是指

A.1951年1976年 B.1953年1978年

C.1958年1983年 D.1960年1985年

8.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9.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10.1978年-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1992年

比1978年增长

比1949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

24 000亿元

7.18倍

--

国民收入

17 400亿元

5.78倍

48.6倍

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

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1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13.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书写了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C.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14.中共十四大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一贡献主要表现在

A.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C.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D.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5.从下面两幅图中,我们能得出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今日商品任挑选

A.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C.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我国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

16.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B.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D.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17.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18.之所以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原因不包括

A.交通便利 B.是著名的侨乡

C.经济基础好D.历史上与海外交往密切

19.对于引进来战略的内容,表述不恰当的是

A.引进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B.引进外资

C.引进先进的技术D.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20.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海南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内地各省会城市的开放

21.经济特区的特指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B.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C.特殊的地理位置D.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

22.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分别位于

A.广东省、安徽省、海南省B.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

C.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D.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

23.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符合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D.计划经济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4.改革开放后,既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又有利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的措施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组织劳务输出 D.发展乡镇企业

25.1985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面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地里插秧;另一面是忙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标题是美国人担心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

A.中国不再是农业大国 B.中国人不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C.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D.高档消费使人们滋长资产阶级享乐思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8题,每题10分,29题20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8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业生产大跃进。同年9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到9月30日,郊区10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03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8 000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上海农业志》

材料二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2分)

(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5分)

(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大量建设物资如橡胶、化肥、钢材、机械甚至沥青,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但进口所需的外汇却很难得到。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贸易禁运。为打破经济封锁,扩大对外贸易,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

材料二 首届广交会只有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 223名客商参加(来自港澳的采购商有1 021位),出口商品以粮油、土特产、轻工等初级产品为主,仅有的八家国营外贸公司成交了约1 800万美元。加上当年秋季的广交会,两届交易会出口成交总额占当年全国创汇的20%。

材料三 广交会创办至今从未中断。改革开放又为广交会增添了新的活力。第86届广交会(1999年),机电产品成交量首次超过轻工工艺品,居成交第一位。目前,全世界有2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万多采购商到会,形成了万商云集的盛况。

2006年第100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分类

类别

私营企业

国营企业

三资企业

其他企业

媒体企业

参展企业数

5 561家

4 055家

2 709家

1 305家

371家

百分比

39.12%

28.96%

19.35%

9.32%

2.65%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政府最初创办广交会的原因。(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首届广交会的主要特点。(3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交会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5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材料二 在1978年的时候,全国个体户只有14万户,私营企业一户都没有。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2年底,我国有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243万多户,从业人数3 400余万人,雇工在7个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2 377万户,从业人数4 742万人,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8 000万,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2亿,国有企业的从业人数从1.2亿,下降到现在的不足五千万,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占每年GDP增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状况?(2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6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8月,在各层上级权力机构的关注和策划下,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喊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8月22日,徐水县委制定了《关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规划草案》,草案规划:1959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并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到1963年即进入伟大的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律师网

材料二 最近,浙江省永康市的荆山夏村一些村民向新华视点记者投诉,被永康市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荆山夏村,不顾村民们反对,拆迁旧屋占用良田,统一建造农民别墅工程。首批已封顶但尚未完工的111幢别墅群,耗资8 000多万元,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村民怨声载道。这些别墅有的墙体开裂,有的因地基明显下沉造成大梁断裂或支柱悬空。

──新华社杭州2006年5月

请回答:

(1)简要分析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10分)

(2)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指出当前新农村建设应注意克服哪些问题?(10分)

高一下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练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张居正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哈艳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曹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希腊先哲精神的觉醒》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汇报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粤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邵长波

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2)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3)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姜左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广东

与“2016学年高一下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练习”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