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辛亥革命-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辛亥革命

历史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辛亥革命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8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历史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解析:同盟会成立使得革命党人的起义具有组织性。

答案:A

2. 解析:临时参议院执行的是立法权,几乎与临时政府同时成立,表明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C

3.答案:B

4. 解析:从材料中中国乃是中国人之中国的含义,可知,辛亥革命使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的意义。

答案:A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失败原因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性质,以及由此所造成的资产阶级的阶级特点来分析。

【答案】(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

(2)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3)不矛盾。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考题回放】

1. 解析: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实行的是总统制,为限制袁世凯权利,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孙中山又改为责任内阁制。

答案:D

2.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图文信息解读能力。仔细观察图和注释,漫画瓢上有一个鄂字,标题《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表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已经顾此失彼。B不能体现顾此失彼,C无法体现材料所体现的形势,武昌起义只是其中一个瓢,无法准确的表达当时的形势。漫画中没有体现革命派力量的强大,排除D。

答案:A

查字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历史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孙泽英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寇利俊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安淑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丁文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翠萍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晓慧

2019中考历史复习小技巧

#陕西中考#2019陕西中考历史部分备考攻略

高晓艳《中考历史文字型材料题答题技巧》微课——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九中大同校区2019.5.27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与“历史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辛亥革命”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