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四-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高一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四

高一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四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8

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提供高一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四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一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四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交通工具的变迁折射出了时代进步,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形成了以临清、德州、济宁为代表的运河城镇区间贸易和以登州、胶州为代表的沿海城镇区间贸易两个封闭的系统。19世纪下半叶,随着铁路的兴建和新河道的疏浚通航,全省初步形成了以三河(黄河、小清河、卫运河)、二路(胶济铁路、津浦铁路)为框架的商路网络。新商路一方面将彼此隔绝的地区连接在了一起,另一方面又使沿路许多市镇成为新的集散市场由于青岛、烟台通商口岸新设施的建成,以及轮船运输业的兴起,出现了水陆货物皆转移于青岛,而胶州商务乃至一落千丈,登州港口仅余断港绝滨,为贩夫佣妇洗菜浣衣之所的现象。咸丰年间,黄河北徙截断运河,致使河道淤塞,航运受阻,河身日渐浅涸,仅东昌、临清间有小舟来往,商业大受影响,济宁也日见寥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由传统交通工具向近代交通工具的演变,试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指出,近代山东商业布局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2分)

解析:本题以交通为切入点,考查交通工具的变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1)问结合近代以来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交通的优势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难度不大,但要注意全面。

答案:(1)近代交通工具以及其为动力的巨大优势;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客观上的促进;政府、开明进步人士的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发展。 (8分)

(2)变化:运河城镇区间贸易和沿海城镇区间贸易两个系统的联系加强;在两大贸易体系之间形成了新的集散市场,通商口岸地区贸易迅速发展;运河城镇区和沿海城镇区逐渐衰落。原因:新的通商口岸的开辟;新式交通运输业的兴起;运河河道淤塞,航运受阻。(12分)

以上就是高一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四的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丁文彦

2019全国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第50集 天津市高考历史三年本科录取排名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何思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谭淑利

中考历史周年热点探析2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安淑琴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许伟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郭宏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8课《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柳洁琼

中考历史时间轴

与“高一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四”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