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试题三-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高一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试题三

高一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试题三

查字典历史网 2016-08-18

你还在为高中历史学习而苦恼吗?别担心,看了高一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试题三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高一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试题三

11.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重农抑商的政策

解析:西汉、唐、北宋都城市的出现,体现的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A

12.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 ()

A.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B.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

C.长途间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D.徽商等地域性商帮出现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时间限定在明清时期,A项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应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草市。

答案:A

13.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解析: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有所发展,黄宗羲等人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人们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答案:A

14.明清时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下列现象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B.吴郡游手之徒,十室九空

C.苏州机户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D.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解析:新的经济因素指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之相符的是C项。

答案:C

15.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黄遵宪旨在批判清朝的海禁政策

B.清实行海禁政策有民族自卫的说法

C.海禁政策维护了出海者的利益

D.海禁政策使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

解析:做本题注意诗中的海禁驱鳄累无辜大错等关键词。从中可知A、B、D是正确的,C项说法与史实相反。

答案:C

通过阅读高一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试题三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4)

中考历史如何拿高分?这里讲的全是重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中考历史时间轴

2019中考历史复习小技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希腊先哲精神的觉醒》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孙秀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实录视频-刘延平

螺蛳历史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赵晶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3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堂教学视频实录

与“高一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试题三”相关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