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高一寒假质量检测题精选
历史是延伸的。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整理的历史高一寒假质量检测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历史网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民主和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政治制度以及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等政治原则开始于()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
2.伏尔泰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权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与哪一国家的体制最接近()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3.在1637年,一名律师就宣称:为保障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国王的特权在任何时候都应受到法律的限制。这一观点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通过以下哪部文件()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1875年宪法
4.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但发动战争最后还需要()
A.首相的批准 B.内阁的批准 C.国王的批准 D.下院的批准
5.对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和政府首脑卡梅伦表述正确的是()
伊丽莎白二世卡梅伦
①卡梅伦的权力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制约 ②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卡梅伦为首的内阁就一定要下台 ③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白二世基本无权否决 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卡梅伦为首的内阁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A.②③④ B.③④ C.④ D.①③
6.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
7.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其背景是()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削弱 B.代议制下王权需要继续削弱
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权利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8.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9.房龙在《美国史纲》中说:它是一份论述政府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的140年中经历了巨大变化。即使是到了1927年,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着活力。这一文件是指()
A.《权利法案》 B.《邦联条例》 C.《联邦宪法》 D.《1875年宪法》
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C.实现三权分立 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1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都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②都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③都与政党政治关系密切
④都受议会制约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13.比较下列两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
A.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
B.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C.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选举产生的
14.19世纪英国的一位政治家对美国1787年宪法这样评价: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下列选项不支持此观点的是()
A.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
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
D.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实现了自由平等
15.某中学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问:下列哪些成员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①英国下院议员 ②美国众议院议员 ③英国内阁成员 ④法国参议院议员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16.下列哪项不是法国总统的权力()
A.任命文武官员 B.统率全国军队
C.实行大赦 D.任命国会议员
17.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18.下列法律文件: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德国1871年宪法。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是本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B.都以此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都以此确立了共和政体 D.都以此确立了本国的近代政体
19.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是国家元首
20.观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从革命的开始直到结束,再到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处处体现出一种意念。这种意念主要是指()
A.以法律形式反对专制并巩固统治秩序
B.通过对外战争来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
C.借助封建势力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实行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
二、非选择题(21题16分,22题17分,23题17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中央机构图
材料二 美国中央政府机构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8分)
(2)如进行东西方政治制度演变史的课题研究,上述材料作为论据尚不够充分,你还可以补充哪些论据?(东西方各举1例,所举史实必须与材料一、二性质类似)(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三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一部文献?两则材料反映的两国元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4分)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以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4分)
(3)在学习了民主政治的扩展一课后,小张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小王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5分)
(4)由各国所采取的不同政治体制,你有何启发?(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5分)
(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4分)
(3)对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规定有什么不同?(3分)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5分)
历史高一寒假质量检测题答案
1.B [注意限定词开始于,因为英国民主制度的建设开始于1689年的《权利法案》,而美国和法国都是在18世纪后期,比英国晚了一个世纪左右,中国则更晚。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2.A [材料表明,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贵族重臣和城市代表共有立法权,很显然这种政治体制描述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3.B [《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因而选B。]
4.C [仔细阅读材料,本题体现的主题是英国君主立宪制下政府决策过程。英国自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实行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利受到限制,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但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5.B [英国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①错误;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后,政府首脑也可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②存在片面性。B项正确。]
6.B 7.C
8.D [A、C项在英国早于美国确立,体现不出新的含义,B项题干表述中已排除,D项新政体是指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制。]
9.C 10.B
11.C [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也可用排除法,专制主义原则和民主制度是水火不相容的,可排除④。]
12.B [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实际权力由首相掌握,国王是世袭的,与政党无关,但受议会制约。美国总统符合各项,取双方共同点,选B。]
13.C [从两图来看,左图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省六部制,右图反映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注意题目问的是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三省六部制实质上是封建君主专制,而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4.D [1787年宪法没有废除奴隶制,带有浓厚的种族歧视色彩,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
15.D [英国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命,法国参议员不是民选的,众议员属于民选。]
16.D
17.C [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但却确立了不同政治体制,正是由于其确立的体制不同,所以国家元首、内阁以及议会等权力不完全一致,但他们都是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只不过德意志的国家元首是皇帝,而法国是总统。]
18.D [英、美、法、德四国的这四部法律共同方面就是它们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
19.D [皇帝是国家元首只能体现出德国是君主制国家,不能体现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A、B、C都是指皇帝掌握实际权力,国家元首只是国家的象征,并不一定掌握国家权力。]
20.A [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就是反对专制、反对压迫剥削,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这样才能达到平等、自由的目的。]
21.(1)相似之处:分权制衡。
不同:中国: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或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美国:防止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制度。(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2)东方:秦朝三公九卿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等。
西方:英国:君主立宪制。(或颁布《权利法案》)。
22.(1)《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不同: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德国皇帝大权独揽。
(2)德国:世袭;控制议会。法国:选举;对议会负责。
(3)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或者德国: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强大。
(4)政治体制的建立要合乎国情;不断创新才有活力;不同政治文明应和谐共处。
解析 本题以英、德、法三国重要法律文献切入,考查三国代议制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及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第一问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文献名称;第二问由材料信息便可回答。第(2)题要仔细分析材料二、三,抓住材料二中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联邦议会的主席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材料三中的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便不难回答。第(3)题可任选其中一观点,概括指出积极影响即可。第(4)题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便即可。
23.(1)美国1787年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英国《权利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2)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不同:英国国王是虚君(或虚位元首),王权受到议会限制;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巨大,议会受皇帝控制。
(4)选举和议会立法。
解析 本题通过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四部宪法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设问从资料来源、归纳类型、对比鉴别到概括特征,难度不断加大,认识不断深入。解答本题关键是对四则材料出自哪部文献做正确的判断,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概括。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历史高一寒假质量检测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解析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开创外交新局面
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必备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2017: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7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祖国统一大业(人教版)
2017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重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解放战争(人教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要点解析2017:辛丑条约
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甲午战败的原因及影响(人教版)
人教版2017年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解析:辛亥革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资政新篇
2013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ppt复习课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7课《毛泽东思想》ppt教学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课件2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课件3
2013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ppt课件2
2013人教版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课件3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课件2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课件2
2013人教版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课件7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7课《毛泽东思想》ppt课件2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教学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ppt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ppt教学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音乐与影视艺术》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教学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7课《毛泽东思想》ppt课件1
2013人教版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教学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7课《毛泽东思想》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演变》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17课《毛泽东思想》ppt课件3
2013人教版必修3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
2013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