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民族团结课时练答案-查字典历史网
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时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民族团结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民族团结课时练答案

查字典历史网 2017-04-13

1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答案

最佳答案:

  1.背景

  (1)56

  (2)相互依存 不可分离

  (3)汉族 大杂居 小聚居

  2.(2)区域自治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中央人民政府 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性

  4.五

  5.民族团结 基本国策

2 各民族共同发展答案

最佳答案:

  1.不平衡

  2.各民族共同发展

  4.(1)封建农奴 社会主义

  (2)内蒙古 商品粮

  (3)傣族

  5.大开发 大发展

  6.(1)少数民族

3 高效探究导学知识点一第1题答案

最佳答案: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特点

  (1)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体,还包括5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2)分布特点: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原因: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人口大量流动。意义: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密切往来,相互借鉴、相互依存,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 高效探究导学知识点一第2题答案

最佳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筹建新中国的时候。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2)我国目前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本民族的情感结合起来。

  (4)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昀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适宜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5 高效探究导学知识点二答案

最佳答案:

  (1)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

  (2)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今天的西藏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事业发展迅速,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3)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4)孔繁森。事迹:忠于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两次援藏,最后以身殉职。(其他援藏干部的杰出事迹也可)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下《第15课 钢铁长城》河北潘慧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上《洋务运动》天津席恒燕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上《洋务运动》天津董静然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男教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省实验中学-赵胜男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川教版历史八下第5课-江西大余县黄龙中学-叶素文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下《外交事业的发展》天津张华民

《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郑州市第八十三中学-李颖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下《改革开放》天津王海霞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下《外交事业的发展》天津帅增新

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民族团结课时练答案"相关的文章

热门历史答案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