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计划模板:第二单元_教学设计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计划模板:第二单元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计划模板:第二单元

查字典历史网 2016-10-11

提前做好规划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较高的提高效率,下文为大家带来了高二上学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计划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探讨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意义;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发挥历史借鉴作用,利用人文智慧解决问题或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2、梳理从材料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并联系自己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学进行积极思考,再针对教师所提的问题作出自己个人的表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分析和解读材料事例中加深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意义,认识人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2、理解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3、引导学生感受古希腊先哲勇于否定权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4、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教学建议】

1.结合时代背景去分析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论述和认识。

2.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普罗泰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3.呈现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的一些名言名句,如“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等让学生记忆并体会其所包含的人文主义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难点:如何理解思想家的哲学观点。

【教学过程】导课:人从那里来,自然界为什么有变幻莫测的无穷力量?古人无从知道,于是,他们寄托于神,这样,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成为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先讲一个关于宙斯和赫拉的神话故事------宙斯是众神之王,也是人类之王。有一天夜晚,宙斯和赫拉(宙斯的胞妹)悄悄的起来,站在草坪上完成了婚姻大事。宙斯经常离开奥林匹斯山,下凡拜会仙女们,赫拉以为自己被宙斯抛弃而大发雷霆。当丈夫回到家里的时候,就当着众神的面训斥他,并且离家出走,她来到和宙斯第一次幽会的地方,独自伤心垂泪。发誓再也不回家。宙斯想出了一个计谋,使妻子和他和解。他佯装同一个双目明亮的仙女结婚。他娶了一个木偶,给他穿上衣服后用几头大牛套上一辆五颜六色的车子,让这个木偶坐在牛车上。然后走街串巷。车夫沿途告诉别人,车上坐的是宙斯的未婚妻。赫拉得到消息,对丈夫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十分愤慨。她来到华丽无比的牛车前,向她虚假的对手扑上去,把对手的衣服和帽子撕成破布,她把对手的面纱扯下来,这才使她大吃一惊,原来是个木头人。于是她笑了,她终于和丈夫一同回到了奥林匹斯山。赫拉天资国色,但她除了对宙斯的爱以外,对别的神从来没有产生过爱情。从故事当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什么?-----这些神都具有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他们会妒忌、会爱、会恨。 公元前5世纪在古代希腊,随着奴隶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有些学者开始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的思想深深的蕴含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提出——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1、“智者学派”的出现:

(1)概念: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公元前五世纪,雅典成为人文荟萃的中心,人们崇尚公开的精神。在公开的讨论或辩论中,必须具有雄辩、修辞、哲学及历史等知识,于是“智者学派”应运而生。由于智者的观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相对立,被后者贬称为诡辩家(历史纵横)。

(2)研究主题:他们哲学研究的中心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以人和人类社会 为探索的主题,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3)研究范围:他们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1)经济:古希腊经济的繁荣(发达的工商业,以及繁盛的城邦经济)-----物质基础

(2)政治: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在希波战争中希腊获得了决定性胜利,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基于此,雅典的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发展起来,达到高峰期。这样,希腊开始了一场智力革命。

(3)人的地位的提高;

(4)文化传统精神: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

(5)地理环境:海洋文明-----具有开拓、冒险、平等、诚信的特点

3、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4、思想主张:

①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见教材

※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积极意义是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局限性是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见教材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5、影响:

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他们很少有系统著作传世,但他们在当时和对后世(尤其是西方)仍有相当影响。具体来说

(1)这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如怀疑神的存在、认为政治制度是人们协议产生而非神规定、反对奴隶制本身等)

(2)起了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如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3)过分强调个人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二、“美德即知识”的提出——人文主义的升华

1、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

(3)主张“教育对美的同样重要”,提出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代表人物: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出身于雅典城不远的一个石匠兼雕刻匠家庭,曾经自幼随父学艺,后来,当过兵,曾经三次参战。大约在40岁左右苏格拉底出了名,并进人五百人会议。大约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且宣传其他的新神,败坏青年”的罪名被判有死罪。在收监期间,他的朋友买通了狱卒,劝他逃走,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的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他不能违背。这体现了捍卫人的理性尊严和思想自由的原则。后来在狱中服毒受死,终年7O岁。

※轶闻趣事:“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苏格拉底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4、意义:

①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

②崇尚真、善、美。鼓舞人们追求真理和知识。对西方哲学和科学教育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比较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作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作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

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我国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

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据说孔子名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据威尔杜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秃的头,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有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配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

第三,他们生的时代也很相似。孔子适在周室衰微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不聊生,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索以行其道。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纷立的时代,较强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接连不断。

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苏格拉底在世时,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

第五,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不同之处: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但是,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

不同点: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认为人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也就是“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

三、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1、柏拉图:

(1)代表作:《理想国》

(2)思想主张: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闲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3)影响: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

(1)思想主张:

①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

②真理高于一切。“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③强调理性,但也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认为如果没有感觉,人们就不能理解任何东西。

④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他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充分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小结】归纳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者的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感觉,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尊严;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不强求道德一律。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理想国”学说)

亚里士多德: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作业】归纳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者的主张

【教学反思】注意多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让学生身临其境,畅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学习延伸】想一想,孟子的思想与古代希腊哪位思想家有何相似之处?

提示:孟子强调人要爱人,要有羞耻心,实际上是强调人要有美德,这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异曲同工之处。

上文为大家推荐的高二上学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计划模板,大家仔细阅读了吗?祝大家学习进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28课《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柳洁琼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程雪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左秀杰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忽必烈改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国级优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畅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何思佳

2019年北京中考历史卷真题解析6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丁文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韩素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希腊先哲精神的觉醒》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汇报课

与“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计划模板:第二单元”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设计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