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材教法_教学设计 - 查字典历史网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材教法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材教法

查字典历史网 2013-01-10

重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诗歌,其中以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重点中的重点。唐代诗歌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在我国诞生得很早,经历了漫长的时代变迁、千锤百炼之后,到唐代,它达到了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诗人辈出,佳作竞放,流传下来的就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而在这光彩夺目的唐代诗坛中,最耀眼的三位大诗人当数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的诗,风格迥异,但均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和造诣,其作品有很多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令人爱不释手。他们在文学领域的成功,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现实密不可分,更是那种忧国忧民、关心民间疾苦的高尚情操的集中体现。

难点分析

将唐代文学中的诗歌、散文、传奇等庞杂的内容放在一课时中讲解,是本课最大的难点。唐代的时间跨度长,著名的诗人和作品很多,而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作品又有着不同的角度和风格,虽然学生对有些诗歌比较熟悉,但若要他们系统地理解这些诗歌的背景、内涵及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还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唐代散文、传奇中的名篇名作,容易使学生在知识点上产生混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其中的重点内容。

重点突破方案

诗歌的学习:

(1)鉴于学生对唐诗比较熟悉,采用启发式谈话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本小结介绍的诗人、作品比较多,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设表格,把知识按类进行归纳、总结,再用对比的方法,深入了解诗人的不同写作风格。

(3)教师可适当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史料,把诗人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到他们不仅有高超的诗艺,还有高尚的情操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通过学生在课下的预习、搜集、整理,在课上按阶段向大家讲解某位诗人的生平及作品特点,使课内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开阔眼界与活跃思维。

难点突破方案

本节课出现的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较多,可通过列表归纳、总结唐代诗人及诗歌的特点使知识条理化,让学生一目了然;详略得当,重要的部分,在时间安排上和学法引导上做特别的处理,使学生依据时代特点更深刻地理解一些名篇佳作的内涵,以此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学法指导

本课知识可采用以下一些记忆方法:

(1)分类记忆法:本课知识可以把它归纳为两大类,即文学类和艺术类。文学类主要有诗歌和散文,艺术类主要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2)数字记忆法:本课内容也可用“3、2、2、2、1”这串数字来表示,即本课介绍了三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两位散文家(韩愈、柳宗元);两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两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和一项石窟艺术。

(3)列表记忆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历史视频

部编版历史七下《宋代经济的发展》黑龙江杨晓玉

部编版历史七下《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湖北刘兴波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河北李伟南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河南户佩圆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辽宁孙浩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河南赵海梅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吉林赵萱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湖北 刘蓉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吉林李肖肖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下《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陕西赵瑜琴

与“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材教法”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设计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历史教案
历史课件
历史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